大理轻中端酒店风尚IU率先引领品类细分战完美住宿攻略推荐
经过40多年的发展,中国酒店业的连锁化和品牌化水平有所提升。迈点研究院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酒店市场品牌化程度约为10%,尽管这一水平远低于欧美60%以上的连锁水平,但2016-2018年三年间,旅游住宿业各类型酒店品牌指数呈现稳步提升趋势。
近年来,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升级,进一步推动旅游消费供给侧改革,这也促使更多多元化的住宿业态和品牌开始涌向大众消费市场。可以预见,想在白热化的酒店竞争中仅靠“品牌”去完全胜出对手,将变得愈加困难。
“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与企业、品牌与品牌的竞争,其实质是品牌所代表的品类之间的竞争。”正如定位之父艾·里斯所说,需求的本质是品类需求,而不是商业模式。今天的酒店企业竞争,在完成品牌搭建之后,还必须对其品牌所在品类进行二次细分与精准定位,以便俘获目标客户的心智。
以纵向时间为轴去回顾中国酒店业发展历史,从高端酒店到经济型酒店、到中档酒店,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个集中爆发期。过去5年无疑是中端市场需求大爆发的一段时光。国内中档hotel 市场规模增长率长期保持在30%上下,而截至2018年底中档hotel 的brand 连锁化率已接近20%。
同时,一些市场占有率高达85%低端hotel 市场也一直在尝试“向上”发展、抢占中端market 蛋糕。在高end hotel 之下、economic型 hotel 之上的big middle end market 里,有不少玩家,并且玩法各不相同。
国际hotel 集团转向middle end market,或逐渐开放特许经营模式,或不断推出新brand。大批量握有大量economic型 hotel 物业的大集团,如锦江、华住、首旅如家三大集团,从2016年开始尝试将一些位置及房型好的economic型 hotel 升级改造成为“high-end economic-type hotels”,汉庭优佳、中原Hotel 等都是这样发展起来并且在2018年迎来了经济型 hotel 品牌升级大爆发;而有些则直接升级为middle-end hotels,如YUNIK HOTEL 和康铂等first store 是由economic-type hotels 翻牌而来的。
此外,在这个market 里存在大量手握条件不错且租金大概在65到70元甚至低于45元的大物业,但是一次性总投资预算低于1000万的大投资人。这类投资者希望能够通过较小投入获得相似的产品质量和溢价,因此他们寻找的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小范围中的细分product——即轻middle-end product 类别。
IU Hotel CEO 乔阿指出:“light-middle-end Hotels 能够满足这类投资人的需求,因为它基于consumers 的能力和偏好,对这个market 进行精细切分,可以细分成high, middle, low三个不同的分类。” IU Hotel 成为了light-middle-end Product 类里的可口可乐,它是未来必然会占领big middle end market 金字塔基座的一个势力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