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轻中端酒店攻略IU率先引领品类细分战打造理想住宿体验
在激烈的酒店市场竞争中,中端酒店品牌IU率先发起了品类细分战,打造了理想的住宿体验。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旅游住宿业的供给侧改革,多元化的住宿业态和品牌开始涌入大众消费市场。此刻,可以预见的是,只靠“品牌”来完全胜出对手将变得越来越困难。实际上,是品类需求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,而非商业模式。
从高端到经济型,再到中档酒店,每个时期都有一个集中爆发期。过去五年,无疑是中端市场需求大爆发的时期。在这个趋势下,不少玩家涌现,其中国际酒店集团转向中端市场,或逐渐开放特许经营模式,或不断推出新品牌。而国内三大酒店集团财报更好地用数据证明了这一趋势,即从经济型向中高端酒店市场转型最为直观的是客房收入提升,这也是整体业绩重要驱动力之一。
然而,对于B端加盟投资人来说,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,有些投资人希望产品能接近中端水平,但一次性总投资预算低于1000万。这就导致现有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不符合他们的投资预期,因此出现了“轻中端”概念,以经济型投入获得中的品质和溢价。
作为轻中段金字塔塔基部分,“轻中段”提供较低的一次性总投入、租金及运营成本、客户年龄结构更轻、房价更灵活与盈利模式迭代快,而且注重服务与体验、营销能力与客户黏性强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作为开创者之一,IU目前一次总成本投入400-700万,单房投入5.5-7.5万,对投资人和物业条件相对包容;从已开业18家门店经营数据来看,ADR超过300元,过夜开房率达到90%以上,半年内重复入住率达40%。
IU强调“5轻3重”的轻、中段投资模型,在未来可以实现相比其他低50%,运营成本仅高5%,RevPAR提升30%,回报周期2-3年(快回报),满足夹在经济型和真实品之间的投资人的诉求。这将是一个尚未被明确界定或开垦的大海市场。在庞杂的比赛抢夺物业并赢得心智,大众旅馆需要重新定义自身所处品类,就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竞争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