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五屯
下五屯旅游景点介绍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辖街道 下五屯街道,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,地处兴义市南部,东与兴泰街道接壤,南与敬南镇、万峰林街道相交,西与坪东街道、白碗窑镇毗邻,北与黄草街道相连,总面积51.1平方千米。2011年末,下五屯街道总人口28127人。 清代,属兴义县南里15屯寨之一。1992年,改下五屯镇。2003年12月,改下五屯街道。 截至2021年10月,下五屯街道辖5个社区、2个行政村, 街道办事处驻庄园社区。 2011年,下五屯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3234.5万元,比上年增长77.4%。其中国税收入910万元,地税收入2300万元,其他税收收入24.5万元。人均财政收入1149.96元。农民人均收入5159元。 下五屯街道历史沿革 清代,属兴义县南里15屯寨之一。 时期,称永康乡。 1950年,属黄草坝镇。 1953年,改为下五屯乡。 1958年,改下五屯公社。 1984年,复为下五屯乡。 1992年,改下五屯镇。 2003年12月,改下五屯街道。 下五屯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初因驻军军屯较多,因此有上五屯、下五屯之称。 下五屯街道地理环境 下五屯街道位置境域 下五屯街道地处兴义市南部,东与兴泰街道接壤,南与敬南镇、万峰林街道相交,西与坪东街道、白碗窑镇毗邻,北与黄草街道相连,总面积51.1平方千米。 下五屯街道 下五屯街道地形地貌 下五屯街道境内大部为喀斯特地貌,地势略呈西高东低、南高北低,平均海拔为1100米。 下五屯街道气候 下五屯街道属带季风气候。多年平均气温16.8℃,无霜期年平均315天,年平均降水量1512毫米。 下五屯街道水文 下五屯街道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,纳灰河自纳山村进入下五屯境内,由北向南,入万峰湖,境内河道全长15千米。 下五屯街道自然灾害 下五屯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、旱灾、洪涝、霜冻、雷击等。灾害平均5年3遇。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9年秋至2010年夏,持续时间8个月,受灾面积10160亩,受灾人口2.1万人,经济损失563万元。 下五屯街道自然资源 下五屯街道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384.4万立方米。 2011年,下五屯街道有耕地面积1.02万亩。 下五屯其他介绍 下五屯山水迷人,风光旖旎。境内有二狮山,在新屯和科佐屯之间,茂树浓荫、蔚然神秀,中有一小山,状宛如球,被当地人称为“双狮戏绣球”;马鞍山,在纳吉,其颠双峰,形似马鞍,惟妙惟肖。笔架山,在坝佑,三峰相连,中峰高立,左右略低,形如笔架,因此得名,坝佑境内,还有灵迹山池,当地俗称“高卡龙潭”,《兴义府志·诸泉》载:灵迹山池在高卡后,山半有洞,高6米,池在洞内,水深浅,约1米,游鱼可数;登上笔架山,从上俯视,碧碧水茵茵,到寨内,捧水品尝,甘醇可口;普戛山上,但见两山相连处,有梯田一片,西来的高卡河水从山下伏流而出,上有小桥,浑然天成,巧夺天工,固有“天生桥”、“桥横三亩”、“桥上三斗种”之说。